央行和财政部相继对第四季度宏观经济的走势表态后,市场对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在余下3个月如何发挥作用给予重点关注。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继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增强企业的获得感。但从今年前9个月的减税效果看,企业对进一步降低税费的呼声仍然很高。
9月底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以下简称“国常会”)要求,减税降费要体现为实体经济服务的目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增值税和所得税税率下调的改革措施。随后,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预计今年全年减税降费规模超过1.3万亿元,这一数字超过年初预定数额。
《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对于增值税改革的工作,目前相关部门也已启动,包括税率合并以及下调等事宜都在进行测算。“此前税务机关曾找第三方机构测算税率下调后的影响,因此年内有可能随时出台政策。”一位税务系统人士判断。
“财政部正在研究更大规模的减税、更加明显的降费措施。”10月8日,财政部部长刘昆接受媒体采访时做上述论断。
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年中,国常会再次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方向将更加积极,但绝不是要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而是要提高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和有效性。
对于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从减税举措和减税规模上便可一探究竟。
今年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措施。比如,持续推进增值税改革,降低制造业、交通运输等行业增值税税率。出台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将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从5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等。同时,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
刘昆表示,年初确定的全年减税降费规模为1.1万亿元,此后又出台了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支持科技创新等一系列措施,预计全年减税降费规模超过1.3万亿元。
不过,对于这一减税效应,外界纷纷质疑。
刘昆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减税政策效应显现需要一定的时间,目前增值税收入增速已经在逐渐下降。
根据财政部的统计,部分行业增值税税率从今年5月1日起下调,国内增值税前5个月平均增速为19.5%,自6月以来逐渐下降,7月下降至14.9%,8月降至13.6%。
作为中国第一大税种,增值税收入的增速能体现企业对当前营商环境的直观感受。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认为,增值税税负总体水平偏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不利于新时代消费升级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增值税税率简并的同时降低税率是立足国情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我国通过降低税率等措施来减轻企业税负,但不同行业、企业的感受会有所差异,因此导致的减税效果也有不同感受。
上述税务系统人员分析认为,税收增长取决于税基和税制的调整。税收增长主因是经济发展,也就是税基的扩大。营改增以后,增值税税基扩大,相应的税收贡献也大。“如果没有实施减税降费,在既定的税基基础上,税收增长可能会比当前更高。”该人士说。
然而,和超过预期的减税规模相对的是企业较弱的获得感。
长江商学院中国企业经营状况指数(以下简称BCI)显示,9月BCI指数突然大幅恶化。其中,BCI指数的10个分项指数中,融资、销售、利润、投资、招工前瞻指数均下降明显,但成本分项指数却明显上行。
这些指数显示样本企业销售下滑、融资环境恶劣,而企业成本仍然上升,从而使得企业对盈利预期悲观,开始收缩战线,减少投资和招工。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院研究员花长春认为,受外围贸易摩擦、内部信用风险上升的影响,企业经营环境严重恶化,且有进一步向就业、收入和消费等传导的趋势。“减税、降息将成为扩内需政策的必选项。”花长春分析。
9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出席2018年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回答中外企业家提问时表示,中国下一步将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和更为明显的降费,其中包括增值税税率要继续下降。
标准意义上的增值税应只设一档税率,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增值税的中性特征。
杨志勇分析称,增值税税率三档并两档,是现代增值税制度建设的大势所趋,增值税多个税率和征收率并存虽然有客观原因,但与理想的增值税类型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这不仅影响增值税的中性作用,也妨碍经济效率的提高。
目前,适用于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税率主要包含17%、11%和6%三档。
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增值税改革,并决定于5月1日起将17%、11%的增值税税率下调为16%、10%、统一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特定行业纳税人留抵税额一次性退还三项深化增值税改革措施。
对于增值税税率从17%降至16%后,1个百分点带来的减税效应。国家税务总局货物和劳务税司测算显示,税率调整后,制造业年减税规模超过所有行业总减税规模的1/3,企业税负有效降低,资金占压明显减轻,发展信心持续提振。
多位财税人士预测,下一步增值税税率下调一个百分点后,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税负。“更为重要的是,降低一个百分点对税收收入不会产生重大影响,这是减税降费目标下保增长的前提条件。”上述税务系统人士分析。
CopyrightC 2009-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疆劳务网 新ICP备16003221号
地址:新疆省乌鲁木齐经济开发区上海路浦东街3号创新空间211-2 EMAIL:969810472@qq.com
Powered by HSWY.